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生产过程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复杂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原料制备
硅质材料与钙质材料:
硅质材料(如砂子、粉煤灰等)提供主要的骨架,决定了板材的强度和耐久性。
钙质材料(如石灰、水泥等)在高温高压下与硅质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有强度的凝胶结构。
发气剂:
铝粉是关键的发气剂,在水化反应中释放氢气,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均匀的气孔,从而使板材具有轻质、保温隔热的特性。
其他辅助材料:
可能还包括石膏、矿渣等辅助材料,以及调节剂、气泡稳定剂等化学添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二、配料搅拌
计量配料:
将制备好的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计量,确保配料的准确性。
搅拌混合:
将计量好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形成均匀的浆料。搅拌过程中,铝粉与水泥、石灰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微小气泡,使浆体体积膨胀。
三、浇注发气
浇注:
将搅拌均匀的浆料倒入模具中,模具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Z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发气膨胀:
在模具内,浆料继续发生水化反应,铝粉释放的氢气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均匀的气孔,浆料逐渐膨胀形成多孔结构。
四、静停预养
静停:
浇注后的坯体在模具内静置一段时间(通常为数小时),使其初步凝固并具备足够的强度,以便进行后续的切割工序。
预养:
在某些工艺中,可能还包括预养步骤,通过保温材料制成的预养窑对坯体进行养护,以加速其硬化过程。
五、切割
脱模:
静养后的坯体被脱模,露出完整的加气混凝土坯体。
切割:
使用专用的切割设备对坯体进行切割,加工成所需尺寸的板材或砌块。切割过程中需要保持表面平整、边缘整齐。
六、蒸压养护
蒸压釜养护:
切割后的坯体被送入蒸压釜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长时间养护。通常,蒸压养护的温度在180-200℃,压力在1.2-1.3MPa,养护时间根据产品规格和工艺要求而定。
水化反应:
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硅质材料与钙质材料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托贝莫来石晶体等稳定且强度较高的矿物,使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七、成品处理
冷却:
蒸养完成后,板材需要冷却至室温。
品质检测:
对冷却后的产品进行品质检测,如抗压强度、密度、尺寸精度等指标都需要达到行业标准。
打包存储:
检测合格的产品经过打包、存储后,便可出厂销售,应用于建筑领域。
概括起来,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生产过程是一个涉及原料制备、配料搅拌、浇注发气、静停预养、切割、蒸压养护和成品处理等多个环节的复杂工艺。通过这一工艺过程,可以生产出具有轻质、保温隔热、隔音、防火等优良性能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