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生产过程中,浇注工序被认为是Z重要的环节之一。这是因为浇注工序是加气混凝土区别于其它各种混凝土的独特生产工序,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板Z终的气孔结构、性能和质量。
具体来说,浇注工序涉及将前道配料工序经计量及必要的调节后投入搅拌机的物料进行搅拌,制成达到工艺规定的时间、温度、稠度要求的料浆,然后浇注入模。在浇注过程中,铝粉作为发气剂与水化反应物发生作用,释放氢气,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均匀的气孔。这些气孔不仅使混凝土板具有轻质的特点,还赋予其保温隔热、隔音等优良性能。
浇注工序的成败直接决定了混凝土板能否形成良好的气孔结构。如果浇注工序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气孔分布不均、气孔过大或过小等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板的强度、保温隔热性能和使用寿命。
此外,浇注工序还需要与配料工序紧密配合。配料工序是加气混凝土工艺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关系到原材料之间各有效成分的比例,以及料浆的流动性和粘度是否适合铝粉发气及坯体正常硬化等。因此,浇注工序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配料工序的准确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浇注工序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生产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加气混凝土板的质量检查涉及多个方面,以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质量检查标准和内容:
一、基本性能标准
干密度:测量加气混凝土板的干密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干密度是衡量板材轻质程度的重要指标。
吸水率:测定板材的吸水性能,以评估其在潮湿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含水率:测量板材的含水率,确保其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未受潮或过度干燥。
二、力学性能标准
抗压强度:检测板材的抗压强度,确保其能够承受设计荷载而不发生破坏。
劈裂抗拉强度:评估板材的抗拉性能,防止板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现象。
抗折强度:检测板材的抗折强度,以验证其在受到弯曲力时的承载能力。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测量板材在静力受压下的弹性模量,评估其变形性能。
轴心抗压强度:检测板材在轴心受压下的强度,确保其能够承受垂直方向的荷载。
三、耐久性能标准
抗冻性:测定板材的抗冻性能,确保其在寒冷地区或经受冻融循环时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干燥收缩:测定板材在干燥条件下的收缩性能,防止其因收缩产生裂缝。
干湿循环系数:评估板材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性能变化,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
四、物理性能标准
导热系数:测量板材的导热系数,评估其保温隔热性能。
碳化系数:评估板材在碳化作用下的性能变化,了解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五、外观与尺寸标准
尺寸偏差:检查板材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偏差,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质量:检查板材的表面平整度、缺棱掉角、裂纹、色差等外观缺陷,确保其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六、其他标准
钢筋防锈和保护层要求:对于配筋板材,需要检查钢筋的防锈处理情况和保护层的厚度,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承载力与挠度:检测板材的承载能力和挠度,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七、检测依据与取样要求
检测依据:加气混凝土板的质量检测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T 15762-2020)的规定。
取样要求:每批次进场板应进行抽样检验,抽查数量不少于该批次板总量的1%,且不少于10块。试件规格和数量需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如干密度、含水率、吸水率试件为100mm×100mm×100mm的正立方体,共两组6块;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冻性试件为100mm×100mm×100mm立方体,一组3块等。
综上所述,加气混凝土板的质量检查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标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